冬日的馱娘江,長虹臥波、碧空如洗。廣西內河深水樁基最深的跨江大橋八渡三號特大橋橫亙在寬闊的水面上,其上下延展的國道G357田林經八桂至定安公路(以下簡稱“田定路”)在革命老區蜿蜒向前,串起滇桂黔三?。▍^)西向大通道沿線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八渡三號特大橋巍然矗立在馱娘江寬闊的水面上
11月8日,隨著自治區交通運輸工程質量監測鑒定中心出具交工核驗意見,由北投公路集團投資建設的田定路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苦干實干,換來通車在即的喜悅,也即將結束田林縣六隆鎮、八桂瑤族鄉、八渡瑤族鄉不通等級公路的歷史。
通車在即的田定路
迎戰山區施工多種不便 攻克長大橋梁技術難題
田定路那囊一號高架橋穿過大山深處的村落
田定路是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和“十三五”規劃普通國省道項目之一,起于田林縣樂里鎮附近,經樂里鎮六依屯,六隆鎮供央村、六隆村,八桂鄉八桂村、六丹村,八渡鄉那襄村、八渡村、六林村和那拉林場,終點接省道S321,全長79.78公里,總投資約14.71億元,是廣西在建國省道單體投資最大項目。
田定路瀝青上面層攤鋪
“田定路開局并不順暢,建設過程不僅面臨橋隧數量多、地質條件差、雨季長等種種不利因素,還遭遇新冠疫情的突襲……”北投公路集團百色片區項目黨支部書記、建設辦主任韋才超介紹道,“作為項目業主,我們帶領參建各方攻堅克難,高效推進報批報建、征地拆遷、工程建設等工作?!?/span>
田定路克服疫情影響有序復工復產獲廣西衛視報道
田定路控制性工程八渡三號特大橋正是北投公路集團發揮技術優勢,深化協同合作的生動寫照。
八渡三號特大橋航拍圖
八渡三號特大橋位于田林縣八渡鄉八渡村,橫跨馱娘江。橋長367米,橋寬9米,橋址水深達46米,是目前廣西區內最深水位樁基基礎施工的跨江橋梁,其上構為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跨距達168米的中跨和隨著懸臂梁段不斷加長,混凝土自重、日照溫差、已成梁段施工誤差、掛籃彈性和非彈性變形等影響因素,都給大橋施工和合龍作業帶來不小的挑戰。
2022年6月,八渡三號特大橋開始掛籃施工作業
為防止混凝土開裂,確保全橋高精度合龍,北投公路集團聯合打造了普通國省道長大連續剛構橋梁全生命周期健康安全監測集群式平臺,通過運用5G、AIOT、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自主研發了4種具有抑制監測信號噪聲和飄移等干擾因素特征的安全監測硬件設備,進一步提高數據采集同步性,有效解決傳統橋梁結構監測系統大數據處理自適應能力較差、狀態評價分析片面及預警模式不完備等問題,為八渡三號特大橋有序建設和順利合龍提供可靠保障。
“就在11月6日,我們以八渡三號特大橋為依托打造的‘長大橋梁健康監測智能設備及集群式平臺’入選廣西交通運輸科技示范工程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后續我們將對平臺進行優化升級,進一步加大推廣應用?!北蓖豆芳瘓F科技信息部負責人羅婷倚表示。
建設壯美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繪就民族團結幸福圖景
田定路所在的田林縣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壯族“三月三”、苗族“跳坡節”、瑤族“盤王節”、彝族”火把節”等少數民族節慶活動豐富多彩,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來感受民俗文化,大山深處的盤瑤民歌也沿著公路廣泛傳播。
北投公路人助力革命老區青少年安全教育
“如何將民族特色融入公路建設?讓田定路上往來的游客成為革命老區的宣傳大使?”面對即將完工的田定路,和這片紅色熱土建立深厚情誼的北投公路人總想再為老區人民做些什么。
百色片區開展“微光效應”活動,激發黨員攻堅克難的干事熱情
“我們項目沿線不是有大量的擋土墻嘛,應該把這些閑置的墻面利用起來,彩繪一些反映地方特色的圖案!”在一次“微光效應”研討會上,建設辦一名黨員的思想“微火花”很快得到了集體響應,一場別開生面的畫展在田定路啟幕。
北投公路集團在田定路沿線繪就民族團結幸福圖景
建設辦聯合田林縣委和百色公路發展中心,以大地為紙、公路為筆,將民族元素和公路特色以及“公道業成 路通萬家”的美好愿景寄情山野,擋土墻面、候車亭上、平交路口……目光所及之處,自然景觀和人文風俗和諧相融,壯美公路與田園屋舍相映成趣,一幅“民族團結一家親、鄉村振興一條心”的幸福圖景正徐徐鋪展。
北投公路集團以“公道業成 路通萬家”美好愿景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這條路真是太美了!”八渡瑤族鄉人大主席農勝軍感慨道,“通車后八渡去往田林的車程將從4小時縮短至1.5小時,我們的八渡筍也能更好運出去啦,全鄉人民都盼望通車那天的到來咧!”
田定路航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