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萬峰,副縣長譚榮生一行到北投公路集團贈送“脫貧攻堅踐行者 民族團結鋪路人”錦旗并開展座談交流,以此感謝北投公路集團在支持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為少數民族群眾辦實事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北投公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云,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周強,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呂良珍出席活動。
環江副縣長譚榮生贈送北投公路集團“脫貧攻堅踐行者 民族團結鋪路人”錦旗
座談會上,李萬峰稱贊北投公路集團積極踐行“修一條路,扶一路貧”使命,依托公路建設創新“黨建+”就業扶貧、教育扶貧、技能扶貧、愛心扶貧模式,實施全方位精準扶貧,助力地方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發展,展現了國企擔當,貢獻了國企力量。表示環江縣政府愿同北投公路集團一道攜手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繼續深化合作交流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環江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萬峰作交流發言
譚榮生對北投公路集團為環江縣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表示感謝。她指出,作為國家“十三五”交通扶貧“雙百”工程、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旅游扶貧品質路試點項目、自治區“四建一通”暨“四好農村路”典型示范工程,羅環路建成通車結束了沿線5個鄉鎮不通二級路的歷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交通動能,希望雙方已合作在建項目早日建成,新合作項目融資順利落地,未來合作項目繼續加強對接交流。
環江副縣長譚榮生作交流發言
張云介紹了北投公路集團的基本概況及“十四五”規劃具體情況,并圍繞“羅環美麗公路”項目進展和“公路+土地整治”南丹模式的發展前景進行了重點介紹。他表示,近年來北投公路集團深化國企改革、探索轉型發展之路,針對各級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與日俱增的現狀,通過嘗試“公路+土地整治”模式,走出了一條“資源換資金”“資源換公路”的新路子,不僅成功解決路網項目建設中資金短缺難題,還有效促進當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未來愿與環江縣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以該模式為契機,在國省干線公路、路衍產業等領域探索新的合作路徑,充分發揮北投集團全產業鏈優勢,為環江交通發展貢獻新的北投力量。
北投公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云作交流發言
據悉,自2018年羅環路項目進場籌備以來,北投公路集團建設者依托項目建設,創新“黨建+扶貧”工作模式,推動公路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幫扶環江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助力環江毛南族整族脫貧,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自治區扶貧辦、自治區國資委的充分肯定。羅環路建設辦獲評為“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黨建+扶貧”品牌榮獲首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并獲推選為自治區國資委2019年黨建品牌交流案例。北投集團“黨建+扶貧”工作在基層開花結果,“黨建+就業、教育、技能、愛心扶貧”各模塊在羅環路得到不斷深化推進。累計解決了11人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發放工資超60萬元;安排47名貧困大學生暑期實習,發放實習工資和助學金達39.6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71人次;與7戶貧困戶簽訂了《愛心認購協議書》,累計收購香豬等特色農產品價值50萬元;開展橋梁、砌體、路基等技術工種技能培訓達5000余人次……有效貫徹了“修一條路,扶一路貧”理念,真正做到了為各族群眾謀福祉、辦實事。
“黨建+扶貧”品牌獲評為首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展示活動“優秀文化品牌”
榮獲“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座談現場
雙方座談交流人員合影
環江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韋有順、民族宗教事務局莫譚剛主任,下南鄉黨委書記覃良傘、人大主席覃天王,環江縣交通運輸局公路所副所長盧萬盛,北投公路集團黨委工作部、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工程管理部、項目策劃部有關人員參加座談。(通訊員:陳文軍/文 廖亞妮/圖)